韩家亮:波士顿爆炸案与其根源
刚发生的波士顿爆炸案的嫌犯一个被打死一个被抓获。大家(特别是波士顿居民)可以松一口气了。奥巴马在一次讲话中说要追究和思考。怎样思考?下面我从宗教和政治方面探讨这次恐怖袭击的根源。
最近的许多恐怖活动有伊斯兰教背景。要深入分析最近这些事件,了解宗教必不可少。有些人了解宗教从教义和教义比较开始,这种研究常常引入歧途。了解宗教应该从每个宗教的起源和历史发展开始。对我们现在讨论关系密切的宗教是基督教、犹太教、伊斯兰教。这些宗教是一神教。既然是一神教,我们如果按时间顺序展开,主要经文和教义应该一致,否则就不可能出自同一个神。有重要的影响的宗教一般很古老,因此有时年代不易确定。这里我主要根据一本比较好的大学课本【1】来确定宗教事件的年代。特别是【1】的30-31页的关于世界各主要宗教的表很方便。下面来看基督教、犹太教、伊斯兰教的关系。
基督教、犹太教、伊斯兰教这三门宗教都承认亚伯拉罕是鼻祖。圣经旧约和新约称亚伯拉罕为“信心之父”。马丁-路德的宗教改革的基础是因信得救,可见信心在这些宗教里的重要。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伊斯兰教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亚伯拉罕信心不够,没有完全信靠神所致。
旧约圣经的前五本书传说是摩西所写,大约完成于1200BC。亚伯拉罕是摩西的远祖,估计生活在1900-1700BC【1】。亚伯拉罕的事迹记载在旧约圣经的第一本书《创世纪》。在《创世纪》的十二章至十五章中,神对亚伯拉罕许了愿,祂将祝福亚伯拉罕让他的子孙像地上的沙子那么多。十六章是关键。那时亚伯拉罕已经八十五六岁了,他的妻子的年纪也早过了生育年龄。他妻子就对亚伯拉罕说我无子女你与我的埃及使女同房,或许可以生子。亚伯拉罕就与这个埃及使女夏甲同房生下来以实玛利。神在以实玛利还未出生时在十六章有一段预言:
7 耶和华的天使在旷野中通往书珥之路的水泉旁找到了夏甲, 8 便问她:“撒莱的婢女夏甲,你从哪里来?要到哪里去?”她回答说:“我是从女主人撒莱那里逃出来的。” 9 耶和华的天使对她说:“你要回到女主人那里顺服她。” 10 又说:“我必使你的后代多得不可胜数。” 11 接着又说:“你现在怀了孕,将来会生一个男孩,你要给他取名叫以实玛利,因为耶和华已经听见了你痛苦的哀声。 12 这孩子性情必像野驴,他要跟人作对,人也要跟他作对。他必与他所有的弟兄为敌。”
我们以后要看到这段预言相当准确。后来亚伯拉罕又通过他的正房妻子生子大约一百岁时得到以撒(二十一章)。以撒是亚伯拉罕的正传儿子,以实玛利是偏房而出。新约圣经也几次提到这事。犹太人是以撒之后,穆斯林(至少在名义上)是以实玛利之后。亚伯拉罕在生子这件事上应该完全信靠神,特别是神已经有允许,而不是靠自己。亚伯拉罕上面做法是对神没有信心的表现,造成了后代无穷的灾难。
基督教起源于公元一世纪。从很大的意义上来说,基督教是从犹太教分出来的。耶稣基督本人和他直接选的使徒都是犹太人。在耶稣被钉十字架又复活以后,基督教才发展到非犹太人中间,这在《使徒行传》里有记录。许多地方开始时犹太教和基督教甚至共用一个礼拜堂。从理念上来说基督徒也是以撒之后。另一个基督教延续犹太教的事例是基督教圣经包含(犹太教的)旧约和新约。
默罕默德于大约公元630年创立伊斯兰教,也就是亚伯拉罕以后2000多年,耶稣以后约600年。伊斯兰教奉可兰经为圣。默罕默德自称是以实玛利的后代。伊斯兰教认为亚伯拉罕、以实玛利、摩西、耶稣、默罕默德等是先知。但是伊斯兰教存在许多问题。首先,伊斯兰教比犹太教和基督教晚许多世纪。因为只有一个真神而伊斯兰教起源晚,是穆斯林的责任证明伊斯兰教是从真神而来。第二,旧约圣经对先知有严格的规定,而默罕默德不符合先知的规定。第三,可兰经与旧约圣经以及新约圣经冲突。如果不冲突的话,穆斯林应该把可兰经与圣经合订一本,正像基督徒把新约和旧约合订一本一样。第四,伊斯兰教称默罕默德是最大的先知,比耶稣还要大。懂得基督教的人会知道这明显亵渎神。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,认为别的人比耶稣要大就是声称他比神大,就是亵渎神。第五,可兰经认为穆斯林高人一等,要穆斯林奴役犹太人和基督徒,杀掉其他人。具体可以从可兰经一些经节里看出,例如(9-123)你们要讨伐邻近你们的不信道者,使他们感觉到你们的严厉。上面只是粗略的探讨。要想比较深入了解可兰经和伊斯兰教,Robert Spencer的一本书【2】相当好。Spencer是天主教神职人员,曾参与Interfaith对话许多年。Interfaith对话是一个论坛,目的是促进主要宗教的和平与和解。通过许多年工作以后,Spencer对伊斯兰教的邪恶有了深刻认识。【2】有点枯燥,有些地方对伊斯兰教过于严厉。但是因为可兰经的重要,【2】大量引用可兰经,所以仍是很好的一本参考书。另一本有用的书是Don Richardson的《Secrets of the Koran》【3】。Richardson是曾在印度尼西亚传教的基督教传教士。Richardson原来对其它宗教并无恶感。印度尼西亚传教的经历使他认识的可兰经的邪恶。【3】很容易读,但是有些地方理论性不高。
现在再回到前面所引的《创世纪》十六章 12 这孩子性情必像野驴,他要跟人作对,人也要跟他作对。他必与他所有的弟兄为敌。从现代政治来看,这不是对穆斯林的相当准确的预言吗?这与上面可兰经鼓吹奴役杀戳的部分联系起来,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代恐怖主义分子多数来自穆斯林。当然,多数穆斯林不是恐怖分子,我曾遇到心地很好的穆斯林。哪个地区有较高比例恐怖主义分子取决于许多因素,教派,历史,文化等等。【4】解释了Wahhabism如何在沙特产生,夺取政权,传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,相当可读。
现在来看政治方面。美国在对待伊斯兰国家和穆斯林族群方面基本上正确。例如,南斯拉夫解体时各个族群之间仇恨屠杀很严重,受害人中穆斯林占多数。当时克林顿政府的干预使得种族灭绝行为得到制止,穆斯林得到保护。又如美国曾经批评俄国镇压车臣,俄国对此还很不满意。有人会提及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。阿富汗战争是不得不打,否则美国这十几年还会遭到多次恐怖袭击。伊拉克战争颇有争议。但是,这次波士顿爆炸袭击与伊拉克战争毫无联系。这次波士顿爆炸恐怖事件会使许多人困惑。这两个嫌犯是从车臣来的难民。美国给予他们难民身份对他们有恩,而且从肤浅的角度看他们已经融入美国社会。他们在美国的生活还相当成功,他们在上学,将来应该能找到合适的工作。要懂得这些嫌犯,应该了解所谓ID。对于世界上许多人来讲,ID很重要。我在许多书籍文章里曾看到这个ID问题。中东史领军学者Bernard Lewis在【5】里讲的很清楚。许多人常常需要在别人前和自己心里ID自己。西方人常常以自己的国家或阶层等ID自己。(华人常常以中国ID自己。)穆斯林则不以世俗的东西而以伊斯兰教来ID自己。所以这两个嫌犯虽然得到美国的恩惠还在美国有不错的前途,但是他们时刻没有忘记自己是穆斯林。他们或许是通过与穆斯林激进分子接触,或许是在网上受恐怖主义分子宣传影响,成为穆斯林激进分子。关键是他们ID自己是穆斯林,大多数美国人不是穆斯林,可兰经的奴役杀戳部分又成了他们的意识形态。促使他们做这种邪恶的事。
那么如何防止将来这种恐怖事件发生呢?大概没有办法杜绝恐怖事件发生。这有几种原因。先来看宗教的原因。我们前面讲到圣经的第一本书《创世纪》,圣经的最后一本书是《启示录》,其中有好些难懂的预言。例如九章15 那四个天使就被释放了,他们为了此年、此月、此日、此刻已经预备好了,要杀掉人类的三分之一。另一个与《启示录》有关的是一本关于敌基督的书【6】。懂得圣经的人知道《启示录》中的敌基督是最最邪恶的。【6】把伊斯兰教与敌基督对应起来。如果【6】正确,伊斯兰教将会一直强盛到世界末日。这两个嫌犯来自与美国无冤无仇的车臣,是以难民身份移民美国。从车臣的局势来看他们很可能的确属于难民。将来还会有穆斯林以正常途径和难民身份申请美国移民,美国不可能关闭难民移民大门。
有一点应该清楚。有少数左派和一些其它国家的人(已经看到少量大陆华人)指责美国的政策。这些人很糊涂。伊斯兰恐怖主义的根源在于可兰经。无论你如何迁就穆斯林都不会改变这一根本事实。实际上,如果伊斯兰教占统治地位的话,如果愿意被奴役的话犹太人和基督徒还可能保全生命,许多左派恐怕连命都保不住。华人也一样。同是穆斯林的逊尼和什叶打起来还这么狠,对一个非穆斯林绝不会仁慈。
注释:
【1】N. Smart, "The World's Religions", 2nd Ed.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, 1998.
【2】Robert Spencer, "Islam Unveiled: Disturbing Questions About the World's Fastest-Growing Faith", Encounter Books, 2003
【3】Don Richardson, “Secrets of the Koran”, Regal Book, 2003.
【4】Charles Allen, "God's Terrorists: The Wahhabi Cult and the Hidden Roots of Modern Jihad", Da Capo Press; 1st Da Capo Press Ed edition, 2007
【5】Bernard Lewis, "Faith and Power: Religion and Politics in the Middle East," Oxford University Press, 2010.
【6】Joel Richardson, "The Islamic Antichrist: The Shocking Truth about the Real Nature of the Beast," WND Books; 2 edition, 2009.
Comments